许楠:教授(环境工程/水污染治理方向)


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公赌船jcjc710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在新污染物的环境筛查、生态效应和风险控制领域具有多年的研究经验,特别关注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(PFAS)等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,抗生素、雌激素等药品及个人护理品(PPCPs)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、生态风险和强化处理。2000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;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,获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;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,在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。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10余项。作为课题骨干参与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项目、英国环保署项目等多项国际、国内项目。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暴露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、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、深圳纳米多孔水处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。已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,其中在Nature Communications, Environmental Science & Technology, Water Research, Applied Catalysis B: Environmental,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知名SCI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,高被引论文4篇。2021-2024年连续入选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“年度科学影响力”榜单。授权发明专利5项。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(排名2)、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(排名1)、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(排名1),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。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,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、深圳市优秀教师。主讲研究生课程《高等水环境化学》和《水安全研究进展》。

教育背景


工作经历


研究方向


新污染物环境筛查、生态效应及其风险控制理论与技术,特别关注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质、内分泌干扰物、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等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、生态风险、强化处理和水环境安全保障。

[1] 新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靶向/非靶向筛查、时空分布和迁移转化;

[2] 新污染物对鱼类和贝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;

[3] 生活污水中新污染物的强化去除技术。

科研项目


“长江上游河库复合系统关键生境要素耦合机制及其累积效应”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
“含氯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高效微生物体系设计与构建”,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

2025年度深圳市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新污染物来源分析”,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委托项目







上一篇:徐期勇 下一篇:冀豪栋
XML 地图